|
金融学院现有金融学、金融工程学和投资学三个专业,其中金融学专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,金融学专业和金融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。专职教师68人,其中包括教授21人,副教授31人,讲师10余人,高级职称比例76.5%。外聘兼职教授、研究生导师80余人,研究方向如下:
货币银行方向:胡怀邦、张晓慧、孙国峰、蔡浩仪、吴军、郭红玉国际金融方向:丁志杰、徐忠资本市场方向:郭敏 、田秀娟金融发展方向:齐天翔、粟勤、王剑锋金融工程方向:吴卫星、余湄、刘亚、潘慧峰金融监管:巴曙松、丁建臣
丁志杰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,辽宁大学国际经济学院博士。曾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,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(IMI)学术委员,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“飞天学者”特聘教授,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、新供给50人论坛成员,全国金融系统青联副主席,中国金融学会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,中国国际金融学会、中国农村金融学会、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。
吴卫星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点研究基地应用金融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。中国金融工程学会理事,2015年入选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。主要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、金融工程、风险管理和家庭金融等。近年来在国内外一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,出版著作7本。
殷剑峰 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社科院博士,二级研究员。曾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,金融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(社科院与上海市合作机构)秘书长,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金融系主任。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、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、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金融学会理事等,曾在商业银行、证券公司、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兼任独立董事。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、货币金融政策、金融市场和理财产品等。
吴军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原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,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,北京金融学会副会长,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、学术委员,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、第五届中国金融学年会主席,主要研究方向是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。
邹亚生 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、分党委书记,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。曾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工作五年,后又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任教多年。长期从事银行经营与管理、投融资理论与实务和碳金融等领域研究,在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出版学术著作和译著十本。
郭敏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博士。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,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。主要研究金融制度、资本市场理论和投资银行等方向。近年来在国内多家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撰写学术著作4本,多次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等。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。
张海云 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,GARP北京分会共同主席。拥有14年华尔街金融从业经验,曾任职美林证券全球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系统主管、美国资本市场公司高级管理顾问、加拿大多伦多银行信用衍生品交易部总经理、美国国际资产交易公司研究部总经理、美国银行证券部董事。研究方向包括金融衍生品、资产证券化、金融风险管理。
余湄 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,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。多年从事投资组合管理、汇率风险管理和数学规划等领域研究。在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2部,并担任《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》、《管理评论》等多家杂志匿名审稿人。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。
王茂斌 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投资系主任,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。中国投资协会理事,中国投资协会投资学建设委员会常务理事。主要研究公司治理、行为金融和金融微观结构等方向。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。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内课题等。
张海洋 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。从事实证银行学、微观银行经济学、金融产业组织和农村金融学等研究多年。在国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,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、丰台区政府部门项目、商务部项目、包商银行项目等。
更多教师信息请移步:http://sbf.uibe.edu.cn/szdw/index.htm,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 |
|